本报讯(记者史甜甜薛庆乐)近日,小梁乡小梁村退休返乡老干部王全有正在筹备编写《河津汾南历史名人趣事荟萃》一书,旨在传承和发扬汾南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 王全有今年67岁,曾担任过小梁初中...
开国上将董其武在解放 最早授衔的几十位上将中,有一名国民 的起义将领,那就是第69 长董其武。他戎马一生,在抗战中战功卓著,被国民 授中将衔,又于年起义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绥远方式”。晚年的董其武...
◎ 河津民俗文化研究会筹备处负责人原艺文 由河津市民 局及河津新闻传媒中心联合出版的《河津地名录》一书跟大家见面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值得庆贺! 正如市委胡宝书记为本...
上图为新绛人张俊安提供的民国初期拍摄的《龙门全图》,对比看来,只得唏嘘:山河永寂,物是人非了。龙门位于河津市城区西北13公里处,相传龙门为禹所凿,故称禹门。又因有春三月,鲤鱼逆水而上,跃入其门化而为龙...
明朝内阁首辅朱国桢在《仿洪小品》(原书亦名《涌幢小品》)卷六“古墓”一节中明确记述:“汉太史司马迁墓在韩城县南芝川镇,前有祠,见存。司马迁世家龙门,芝川去龙门只隔 河。”中国人民大学几位对中华古籍颇有...
司马迁的故里究竟在哪里?也就是司马迁的出生地即他的籍贯究竟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司马迁死后的二千多年里,一直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司马迁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一种意见认为司马迁是冯翊夏阳(今陕西韩...
◎武改朝武文杰武永学 武家堡村在小梁乡中部,清朝属福亭里,村名最早叫辛堡,位于汾水之南,峨嵋岭之北,凤岭之东,古耿国之西。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南北通行的必经之处。 据武家堡武姓家谱...
在河津,知道卢虔的人已经很少了。这位唐宪宗时期的工部尚书,静静地躺在“延福里”的土丘上,陪伴他的是树木、花草和飞鸟。从张吴村向南,沿小路曲折而行八百余米,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林子,一通高高的墓碑掩映其中。...
任何的人、地、邑、物等,都有自己的名字,也都可以找到其称谓的由来。古代经典著作《诗经》说,“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这就是说,现在的龙门山,在禹凿龙门之前,称叫梁山。那么,“龙门”、“龙门山”、“...
贯穿于僧楼、樊村两镇之间的北方平村,由北岸巷、蔡家巷、铁路巷、银匠巷、袁家巷、兴平堡六巷组成。村中有五条大涧穿村而过,村北吕皇阁巍然屹立,东门上刻“左通”,西门上刻“右便”,连接东西两巷居民。左通右便...
山西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古为并州地;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河津老乡俱乐部”,再点击“ 因内 县地处 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
城里现分为前、后城里二个自然村,隶属于下化乡周家湾村,现有人口余人。老下公路依村而过。 据《乡宁县志》记载,城里村旧称柏社城,即柏谷城,又名双柏朴峪,因村南有古柏而名。在南北朝时,常为周、齐争战处...
要讲好故事需读懂故事——有关禹凿龙门、鱼跃龙门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龙门村 委书记原贵生同志到我家告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市委、市 府根据王儒林书记的指示,决定以龙门村为主体,大力开发禹凿龙门、...
侯家庄村地处河津市北域吕梁山南五里之处,北与古镇店南午芹毗邻,东与小张村遥相互望,西因太涧与尹村一衣带水,南与僧楼李家堡接壤。清代属僧张里管辖,民国初归第三区(樊村),民国末属小张编村,村委会现由僧楼...
干涧村原名史家院,与魏家院、韩家院、刘家院齐名,号称紫金山麓上八村“四大院”。史家院地处瓜峪与遮马峪之间,涧水绕村,清洪两利,物阜民丰,村风淳厚,是一块风水宝地,在上八村享有极好的声誉。隋朝末年...
樱花 相传,高家湾村最早有高、韩、赵三姓人家,三姓人都争着用自己的姓氏作村名。姓赵的说要叫赵家湾,韩姓说要叫韩家湾,高姓说要叫高家湾。三家争论不休,最后报请县太爷裁决。县太爷询问谁家先到了这个村,...
伯王村,因西伯侯周文王当年征战途中驻扎此村,操兵练武,访问民情而得名。原名西王村,到清代嘉庆年间,因与本县其他村重名,特更名伯王村至今。 因历史悠久,该村有不少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地名沟名,值得人...
据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演、刘秀兄弟俩聚众起义,欲光复汉室。王莽闻讯,率大 进攻剿灭,战斗中刘演被杀,刘秀逃遁。王莽派大将王匡追杀。刘秀在奔逃中,途经该村,稍歇片刻。而后到南阳,在邓禹、姚期...
3月28日,游人在河津市九龙庙参加“三月三”古庙会。 山西日报记者王荔报道3月28日(农历三月初一),在气势磅礴、声韵铿锵的绛州鼓乐声中,河津市首届“三月三”古庙会系列文化活动拉开帷幕。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