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西平遥 平遥古城和牛肉那是久负盛名、名声在外 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 一个是清时就已誉满三晋的美味 其实,平遥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宝物” 被国内外称为“中国小人参” 还是官方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是主食、是蔬菜、更是药材 不卖关子了,说的就是平遥长山药 ▲选品员介绍平遥长山药 多年前的《山海经》记载 “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蓣” (薯蓣,指的就是长山药) 文中所指景山,就在山西境内 可见平遥种植长山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9月份平遥长山药基地长势 专家检测发现 这块土地种植的长山药不仅口感甜糯 营养价值更是普通山药的数十倍 *新鲜长山药折断后的粘液* 因为得土地精华之气 成了滋补养身的上品 在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史料中 用它熬的粥被称为“神仙粥”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山西平遥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 温和干燥,四季分明 夏炎热、冬严寒、多风沙,温差大 独特的气候和沙壤土质 养育了口感绵柔的长山药 简单蒸煮就变得软、糯、密 吃起来像栗子般细、面、甜 这里是平遥县朱坑乡青村 第一次到长山药种植基地 着实让小编大开眼界、涨了知识 ▲选品员考察平遥长山药 这是一种藤蔓植物 它的蔓茎很长而且纤细脆弱 等幼苗长到17-20厘米的时候 就要用竹竿、树枝等在每株旁边搭一个人形支架 让它的蔓茎绕着支架长,以便通风透光 不然匍匐在地上极易引发病虫害 进而影响长山药的品质 ▲生长期的平遥长山药,点此购买! 它长在一米深的土里 和人参一样,每一根毛须都在汲取地里的养分 种过长山药的地至少要休养八九年 才能再次复种长山药 种地的老农都知道 一年种山药,十年地无力 挖长山药也是个累人的活儿 先用锄头沿着长山药的垄 整个挖一条1米多深的渠 然后再用铁锹慢慢把四周的土刨开 熟练工一天也就能挖出百八十斤 ▲当地老乡挖长山药 “80后新农人”王鹏 长山药如此耗费地力还投入不菲 但依然一门心思种植和推广的这个人叫王鹏 用现在流行的话叫“80后新农人” ▲“80后新农人”王鹏 一开始是打理“家族企业”——面粉厂 13年时注意到老家东青村有好多闲置荒地 或是因壮劳力外出打工,或是因年老体弱无力耕种 王鹏萌生了一个念头 “不如我把这些地租下来,统一耕种” 于是便有了吉丰专业种植合作社 还开垦了一百余亩荒地 16年第一年种长山药,亏损! 17年第二年,勉强保本儿! 18年是第三年,王鹏说“略见成效” 今年大概种了90多亩 每亩平均投入都在元 还建了4个隔热保温的仓库 不得不说,是一个有魄力的新农人 ▲仓库整齐存放的长山药,点此购买! 他的举动不仅是平遥长山药的活广告 而且租地、雇人、帮忙拓展销路 这也是实打实的帮扶助农 朱坑乡青村74岁的王恩荣大爷就是其中之一 年纪大了,原本很多地都荒着 租出去之后还多了份收入 像红薯这些也多了条销路 ▲王鹏与王恩荣大爷 “食药同源”“中国小人参” 杂粮薯类是公认的健康食品 但玉米、红薯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 不容易消化,一吃就胃胀胃痛 不如换成软糯细腻的长山药 富含蛋白质、维C、钙、铁等10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以及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 不仅好消化,还能养肠胃 小编在考察当天吃了几样现挖现做的长山药美味 沙棘山药、拔丝山药、山药枸杞小米粥 每一样都是健康、容易上手的家常菜 长山药还是中医治疗肾病的常用药 许多经典药方的成分中都有山药 比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健脾丸等 脾胃不好、肾亏气虚的人更要吃山药 但由于长山药有强大的滋补作用 建议每人每天只食用一根 真正的“药食同源” 老乡严选平遥长山药又来啦! ▲每根都在35cm左右 ▲肉白粘液多 ▲5斤装5-7根,送削皮刀 注意!!! 长山药净重5斤,都是新鲜采挖,所以会附着少量泥土,而且运输过程中水分蒸发,也会存在一定损耗,3两以内属于正常范围,不做售后赔付,望谅解! 药食同源、滋补养生 “中国小人参”平遥长山药 原价49.9元5斤装 双11期间5斤仅售39.9元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生活 赶紧囤起来吧!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