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中国琉璃数山西,山西琉璃看河津,河津琉璃出窑头,窑头就是那琉璃村,琉璃村,琉璃村,祖祖辈辈是琉璃人。” 这是刚刚问世的原创歌曲《天下琉璃》的一段说唱词。 歌词中的窑头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西部,是东西两个窑头村的合称,其中琉璃产业以东窑头为主,是省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从去年开始,东窑头支村委新班子上任后,以乡村振兴为已任,加快推进琉璃灰陶产业进园区,整修硬化村巷村道,投资建设新农村,积极申报棚户区改造,开启了乡村振兴三重奏。 以传统产业为抓手,全力打造省级文化产业基地 琉璃砖雕是东窑头村的主导产业,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尤以吕氏琉璃为最,明朝修建故宫时,曾在当地召集大量工匠前往北京烧造琉璃构件,使河津这一民间瑰宝登上了故宫的屋顶。村里现有规模生产企业五家,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部分产品走出国门,年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吕氏琉璃、吕氏砖雕成为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年,中央电视台四套曾对吕氏砖雕进行过专题报道。目前全村千余口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从事这一行业。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变化,曾经辉煌的传统手工艺琉璃砖雕烧结方式被列为污染项目,企业面临关停险境。如何为企业找到出路?如何让这些传统文化产业永续发展?这是村委主任侯天才走马上任遇到的第一大难题。 侯天才年轻时曾办过灰陶厂,后来入职龙门集团,对龙门工业园区的情况了如指掌。经过多方考察,他与村里最大的琉璃企业齐兴琉璃联合,投资余万元,将企业整体迁入龙门工业园区,创办全省最大的琉璃灰陶企业——山西龙门晋齐琉璃灰陶公司,改革烧结流程,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同时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创办博士实验基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该一项目被河津市委市政府列为年的80项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晋齐琉璃已有两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吸收本村余人就业。同时协调吕氏砖雕与茗辉琉璃联合办厂,整体迁入河津市琉璃灰陶园区,目前砖雕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琉璃生产线正在紧张施工中。积极联系河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开发区的优惠条件,计划将吕氏琉璃迁入开发区。目前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为了扩大河津琉璃的知名度,村里积极向上争取文化产业基金50万元,建成了琉璃灰陶展厅。邀请专业人员创作了《天下琉璃》歌曲,由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卫铭睿组织编配。利用城市建设西扩的机遇,积极筹建琉璃灰陶仿古一条街,邀请专家策划设计举办中国河津琉璃灰陶文化节。目前这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在抓好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村里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支持村民创业。目前,村民还利用废旧厂区兴建了萨琪玛和芝麻糖两家食品厂,大力推广当地名特产品,实现了产销两旺。利用城市西扩机遇,建成了百味园等生态农庄,成为市民新的休闲地。 让传统产业在转型中升华,让新兴产业在窑头落地生根。东窑头村开启了乡村振兴第一奏。 以旧村改造为抓手,积极改善人居环境 东窑头村位居河津城郊,国道和侯西铁路穿村而过,九龙大街、龙国路分跨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但东窑头村以窑而兴,也以窑而累。 东窑头东依长长的九龙岗,这里的土质优良,是窑土的重要原料基地,千百年来,以九龙岗为基础,兴建了大大小小的琉璃灰陶窑。村民们为了方便,在窑前建成了住房,窑头村也以此为名。侯西铁路贯通后,村民们被堵在一条狭长的地带,出路不畅,发展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多年来,村里巷道破损,水管老化,房屋老旧,无法重建。村民们怨声四起,村干部也束手无策。 去年支村委新班子上任后,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对旧村进行改造。今年春季,村里投资38万元,对全村管网进行改造,更换了上水管道,确保村民用水方便。村里的巷道破损严重,高低不平。遇到下雨天,路面更是泥泞难走,村民饱受其苦。今年5月,村里投资80万元,对巷道进行整修,对部分断头路进行了硬化,对破损严重的路段进行了补修。同时进行绿化、美化,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 东窑头村东依土岗,坡度较大,村里房屋高低不齐,巷道宽窄不一,脏乱差现象严重,与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支村委一班人商议后,决定利用国家棚改政策,主动争项目,跑资金,目前,规划占地一百亩的棚改项目正在申报中。这一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让村民享受政策红利,让村庄留住百姓乡愁,东窑头开启了乡村振兴二重奏。 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东窑村位居城郊,龙国路和九龙大街分跨东西,但城镇化的东风一直未能覆盖这里,走城镇化道路成了大家的心头想。 近年来,随着九龙大街的开通,沿线群众纷纷建起了高楼大厦。上届支村委抓住这一机遇,在九龙大街北部规划建设新农村。但因资金等因素,工程迟迟无法开工。去年11月,在竞选村委主任时,村民侯天才的一句承诺让大家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启动新农村建设,房价每平米不超过元。对于动辄每平米三四千元的高房价,这个事看起来几乎不可能。但这个承诺还是给村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顺利当选后,践诺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在事了。侯天才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从自家企业抽出三百万元用于启动资金。今年3月,新农村建设顺利奠基。东窑头新农村设计占地60亩,总投资万元,建筑面积0平米,分6幢12层电梯楼。建成后,全村户人可全部入住。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村里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筹建组,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全程参与财务管理。目前,两幢主楼已经封顶,其余四幢正在建设中,预计12月底前可全部封顶,明年七八月份附属工程完工后即可入住。 在新农村建设同时,侯天才又有了新的想法,配套新农村建设,在村北新开一条估古琉璃灰陶一条街,发展商贸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为东窑头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村民享受市民的生活,东窑头开启了乡村振兴三重奏。 东窑头村的发展是河津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而村委主任侯天才也成了当地承诺践诺、敢于担当、务实创业的明星。乡村振兴不能只是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希望这样的干部越来越多! (原载《山西农民报》11月2日一版) end 吴晓征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