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关头方显医护本色 医院多科室联合抢救一危重患者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是你们挽救了我的家庭,使我和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日前,经医院急诊室、普外科、麻醉科、骨科等科室联合成功抢救的危重病人孙某及家属,出院前握着普外科医生高俊强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5月9日上午11时50分,市民孙某因被锐器刺伤胸腹部及左上肢,被紧急送往我院急诊室,从受伤到我院急诊室已经一个多小时,出血较多,生命危在旦夕,病人家属不在现场,只有几个同事,也没人主事。 急诊室立即给病人测生命体征、输液、插尿管、抽血,并联系普外科医生,正在准备下班的普外科主治医师高俊强得知情况后立即飞奔急诊室,心电监护屏幕上显示的数据为:心率:次/分,血压:80/50mmHg。 “失血性休克。”高俊强主治医师立刻做出了诊断。病人需要立即放中心静脉管,输血,补液,纠正休克,刻不容缓,他马上掏出手机,拨通了麻醉科岳庆云主任的电话,安排放置中心静脉管。 12时05分,麻醉科岳庆云主任和张乐麻醉医师来到急诊室,立即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为快速补液和手术提供了保障。急诊室赵康民主任和胡燕华副主任医师一边安排抢救,一边联系患者家属,并向患者同事交代病情;急诊室谭轶芳护士长听到急诊室有危重病人,立即率领正在为5.12护士节排练节目的护士们加入抢救行列,一边建立多个静脉通路,加快输液速度,一边抽血,联系输血科配血;已经下班的普外科住院医师卫凡,听说急诊室需要抢救病人,医院,加入抢救队伍;骨科张晓也来到急诊室,给左上肢伤口包扎止血,为手术做准备;手术室任敏芳护士长放弃中午回家的时间,立即安排手术室谭佳璇护士将手术车推到急诊室门口待命,立即调遣手术室护士做好手术准备。一切抢救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12时40分,开始输血,但患者血压没有上升的迹象,患者开始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淡漠,反应迟钝,患者血压不稳定,有下降趋势,必须明确出血脏器或部位,才能决定手术部位,由于患者血压低,根本不敢搬动,无法行胸腹部CT扫描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只能再行床旁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胸腔内有大量积液”,需马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改善呼吸,观察出血量。此时,患者兄长也已赶到急诊室,高俊强主治医师给病人兄长简单进行了交代,于13时10分与卫凡住院医师一起给病人做了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发现患者胸腔存在活动性出血,出血量很大,可能系肋间动静脉损伤或肺血管损伤,但也不排除心脏损伤,病情极其危重,分秒必争,必须立即手术,立刻通知范大光副院长、普外科苏汝康主任及李校君副主任参与抢救、手术。 13时30分,患者抬上手术车,被推入手术室。范大光副院长现场指挥,任敏芳护士长带领待命的张瑞红主管护士,米丽、付晓丽、王琳等护士迅速摆好体位,准备好手术器械,并加快输血速度,防止血压继续下降,安排经验丰富的郝少飞担任手术器械护士;岳庆云主任带领王冀平、陈康、张乐、卫鹏、毛永康等麻醉医师立即进行全麻。苏汝康主任主刀、高俊强、卫凡做助手进行手术,李校君副主任负责跟患者家属沟通、交代病情、谈话、联系输血科急送血液制品,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准备工作。 14时20分,正式开始手术,消毒、铺手术单、切开胸壁、胸肌、咬开肋骨、牵开胸腔,用了1个半小时完成开胸手术。随后,将患者转换体位,取仰卧位,再次消毒、铺手术单,行腹部伤口探查、清创缝合术,最后又请骨科王长林副主任医师和张晓住院医师行左上肢手术,19时45分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出血量约ml,术中输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约ml。 手术结束后,病人安全送到重症监护室,高俊强主治医师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呆了3个多小时,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拔掉气管插管,生命体征平稳,给监护室值班医生蔡娟娟主治医师及值班护士交代完注意事项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术后第二天,刘俊院长早交班得知此事后,与范大光副院长到重症监护室检查病人,指导治疗方案,随后多次电话询问患者治疗及康复情况;在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一周后病人病情平稳回到普通病房,在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康复出院。 救死扶伤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医护人员一生的追求。此次抢救危重病人成功是我院整个医疗团队的功劳,包涵了几个科室,几十个人,是他们齐心合力、紧密团结,协同作战的结果,它体现了河医人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也证明了今天的医院已经完全能够够承担起几十万河津人及周边县市人民的医疗救治。 领导说了!您戳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