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瘟疫自古有之,危害极大。面对疫情疫灾,我们的先人们曾经采取过很多措施。传染病,旧称瘟疫,疫情发作,死人甚众,俗谓之"传人"。先民畏之,称疫为瘟神。因畏之而敬之,便盖瘟神庙以事拜祭,祈求勿降瘟灾,护佑平安。河津旧城曾有瘟神庙,每年五月端五,城附近村社举行迎神赛社,闹社火以祭神,娱神。所谓娱神,即以红火节目讨神之欢喜,其时,将瘟神塑像从庙里请出,而后抬着随红火队伍满街满巷行走。红火队前的前门傢伙是高家湾的锣鼓,称端阳锣鼓。关于瘟神庙,还有一则有意思的传说,说有一年河西闹瘟疫,死人甚多,路有死骨。那年五月,河津有一位老者挑着麦熟杏前去河西去卖,说也奇了,河西的病人凡吃了这杏的,都立马"杏到病除",一个个好起来了。于是询问老者何许人士,老人便答:我家住河津城,兄弟五人,都住老二家,门前有一洗脚盆,旁边还有一个洗脸盆。后疫情渐退,河西人便前来河津城,打听杨老五以表谢意,却一直找不到。忽行至莲花池旁二郎庙,方才大悟:这二郎庙不就是杨老二的家吗?这二郎庙里的五位配神五瘟神不就是杨老五弟兄五人吗?这二郎庙前的莲花池不正是他的洗脚盆吗?池边那口井不正是他的洗脸盆吗?据神话典藉所载,这个故事里提到的五瘟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中瘟总头目史文业,他们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专主人间疫灾。面对瘟疫,我们的先民们除了敬畏祈安之外,还采取了许多切切实实的防疫祛邪办法,比如端午节时挂披艾叶,戴朱砂荷包,洒柴灰于屋内外。还有初一早上燃柏火等等,都是有实用价值的好措施。(原艺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