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至7日,河津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造成果树、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受冻。经过几天的灾后补救,农作物的受灾情况如何?灾后各乡镇部门采取的措施如何?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非常牵挂。4月11日,鞠振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重点受灾地区,调研灾情,研究对策,希望各乡镇部门深入受灾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资金保障,科学组织施救,切实把农作物受灾损失降到最低,让老百姓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在柴家乡、小梁乡和阳村乡,鞠振走进田间地头,和农业技术专家们掰开农作物的果实,细致查看小麦、核桃、樱桃、冬枣、杏和早熟玉米等农作物的受灾状况,并关切地询问了补救措施、生产自救、技术指导、参保情况等。4月5日至7日,河津市出现大风降温天气,零下温度持续时间达到了7个小时,造成果树、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受冻。河津市提前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班,开展广泛宣传,实行包点负责,灾后积极实施补救,目前各项抗灾措施正在有序进行中。 在随后召开的农业受灾工作现场会上,鞠振传达了4月10日运城市委常委会关于农业受灾补救措施的相关精神,并对刘志宏书记在防灾减灾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鞠振指出,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时时刻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严格按照刘志宏书记在防灾减灾方面提出的面积精准、措施精准、时间精准和职责精准“四个精准”要求,迅速行动起来,下沉到基层一线,到老百姓身边去,动员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各种办法、各种措施,做好政策解释、补救措施等工作。河津市农委要充分考虑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合理分配进行帮扶,科学组织施救,确保农业技术力量发挥到位;要与保险公司进行协调,摸清农业险种,引导农民科学入保。民政部门要全力向上争取资金,切实把老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扶贫办要针对扶贫领域,对受灾情况精准统一到户,坚决不能影响当前的脱贫任务。河津市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在实行统一施救的基础上,发挥“一企帮一村”作用,撬动社会力量进行救助。要围绕减产不减收乃至增收的目标,积极引导受灾群众通过外出务工、林下种植等方式,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宣传部门要加大正面宣传引导,树立先进自救典型,加强网络舆情监控,确保全市大局和谐稳定,让受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来源:河津宣传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