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苍头、苍底村分别属于河津市阳村乡、柴家乡。如果在河津地图中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虽然苍头、苍底村之间相距较远,但基本呈东南、西北走向,分别位于河津市区西南黄汾交汇的黄河东岸、汾河南岸。笔者认为,在河津地域黄汾交汇之处的东南、西北走向同时出现只差一个字的两个村落,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历史渊源,值得深入探究和推敲。近日,笔者在翻阅故乡河津历史文化资料中,得出了一结论,苍头、苍底村应该源于盛唐时期国家级粮仓——龙门仓。

  关于龙门仓,可以从一些史料中得到佐证。唐杜佑在《通典》食货中载:龙门仓,开元二年置,在河中府龙门县黄河岸边,是集中汾水流域租米的粮库;这里又是古代黄河上重要津渡,漕米即由此渡河运往长安;唐天宝年间龙门仓储粮有石。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载:开元二年,置仓于此,曰龙门仓,城盖滨河要口矣。《大清一统志》中载:龙门仓在河津县西黄河滨,唐书地理志龙门县有龙门仓,开元二年置。《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载:龙门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置,因县西龙门山为名。唐开元二年于县西治龙门仓。由此可知,龙门仓为唐代开元二年,即公元年置,位于河津县西黄河之滨,是集中汾水流域租米的粮库。查阅《河津市志》、《河津老城》等可以看到,唐代河津属龙门县,城址大概在今东关村与小关村一带。清代为河津县,城址(即河津老城)在今莲池公园一带。由此可见,不管是唐代龙门县,还是清代河津县,龙门仓都位于县西的黄河之滨。

  龙门仓的规模有多大?据《通典》食货中载:唐天宝八年统计,官仓中的北仓、太仓、含嘉仓、龙门仓等六大粮仓共储粮石;仓城有城墙,驻有重兵,并设有管理人员,有专门运粮漕渠、道路等设施;太原、永丰、龙门诸仓,每仓设仓监1人,丞2人,掌其仓窖储积;龙门仓设录事1人,府2人、史4人、典事6人,掌固4人。由此可知,龙门仓属于盛唐时期六大官仓,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座粮仓,而属于一座规模庞大,设有管理人员,驻有重兵的仓城。

  那么,为什么唐开元二年要在河津设置龙门仓呢?众所周知,唐开元年间属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即有名的开元盛世,那个时代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漕运比较发达,因此沿黄河流域设置许多粮仓,而龙门仓为官仓,是专供都城长安使用的国家粮仓。加之河津所在的黄汾交汇处,水利发达,自古就是河东地区粮食盛产区,况且所在区域黄河、汾河漕运发达,可以聚集来自河东地区粮食,通过黄河、汾河运经渭河转输都城长安。这些论证,通过史料可以得以佐证,《新唐书》地理志载:龙门县,北三十里有瓜峪山堰,贞观十年筑;东南二十三里有十石垆渠,贞观二十三年县令长孙恕凿,溉田良沃,亩收十石;西二十一里有马鞍坞渠,亦长孙恕所凿;有龙门仓,开元二年置。清光绪版《河津县志》中载:龙门仓,唐置。开元二年,因石垆渠、马鞍坞二渠溉田良沃,亩收十石,故置仓贮之。王振川先生在《古河东区划》一文也写到:唐代,河东地区的龙门、新绛、闻喜有完备的水利工程,粮食丰产,龙门县还设置了龙门仓。这说明,唐代河津地域周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全国重要粮食产量区之一。

  因龙门仓位于河津地域黄汾交汇处,运粮要通过漕运,当然离不开黄河、汾河渡口,这里,黄河主要通过苍头渡,汾河主要通过苍底渡实现粮食运输。关于苍头渡,古称苍头镇。清光绪版《河津县志》关隘中载:县正西为苍头镇,临河东岸古有渡,今废;兵制中载:乾隆二十八年,苍头镇营房十间,墩台一座,兵防三名;图例中载:在黄河西岸有苍头渡,苍头渡南有杜家屯、千户营、远停、葫芦滩等村落。由此可见,苍头渡为黄河古渡口,周边村落集中,地理位置重要,曾有重兵把守,为河津西出黄河前往关西的古渡口。关于苍底渡,古称修福渡。元代王思诚《河津县总图记》载:汾水修福渡,县南八里。《山西通志》载:修福渡,县南八里;修福渡浮桥,在县南八里。《河津市志》载:苍底汾河浮桥,始建于明天启七年,不久废弃(故址在今苍底渡附近)。清光绪版《河津县志》铺号中载:南路十里仓底铺、二十里小梁铺、三十里卫村、集贤铺,接荣河界。由此得知,苍底渡不仅是汾河古渡口,而且是古时河津通往南路驿道的中转地,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不仅如此,山西地方志编委办编写的《山西黄河今古》中载:在开发黄河航运方面,最著名一条是渭河——黄河——汾河航线,这条航线唐时期最发达。当时,这条航运水道十分可观,整日船只来往不绝,晋中的木材,晋南的粮食,都是通过这条航线运往长安。长安的官员去中原行公务,也是通过这条航线而去。

  综合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盛唐时期国家级粮仓——龙门仓位于河津县西黄河之滨,不仅是全国六大官仓,而且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仓城。因龙门仓往唐代都城长安运粮所需形成的黄河、汾河渡口,分别位于龙门仓的仓头、仓底,作为码头集镇,因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后逐步演变成村落后分别取名为仓头村、仓底村。因在古汉语中“仓”通“苍”,又“苍”字所代表的“苍龙”、“苍天”是人们心中强大的信物,因此后来把“仓”改为“苍”,故叫苍头村、苍底村。由此可见,从唐开元二年(年)唐置龙门仓算起,苍头村、苍底村二村应该属于河津地域中的历史文化名村和千年古村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