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开栏语:

  今年是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70年沧海桑田,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70年风云际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建立了历史的功勋。

  70年砥砺奋进,一代又一代龙门儿女,栉风沐雨,前赴后继,潜志笃行,锐意进取,在古耿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千帆竞发、蓬勃发展的壮美画卷。

  70年休戚与共,一届又一届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咨政建言,倾情奉献,为推动河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迎接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热情讴歌70年来河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为民履职的真切情怀,市政协特组织开展“一起走过70年——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及史料征集活动。通过全面回顾河津政协成立、发展的光辉历程,积极反映各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政协在河津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履职建言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感人故事,进一步汇聚起推动河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河津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开放智慧绿色文明幸福新河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忆河津市(县)政协的“前身”

■王永平   要说河津政协的前身,还得从河津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说起。年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县级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称各代会),由它代行县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新的地方政权。河津县各代会于年3月成立,至年7月结束,历经两届。年12月,河津县第二届各代会代行县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了河津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也就是说,河津县各代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津市(县)委员会的前身。   鉴于建国初的政治形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均由县委书记担任。一届选举当时的县委书记冬青为各代会主席,二届选举县委书记张天林为主席。年4月政协河津市(县)委员会成立,到年7月,连续四届都是选举当年的县委书记为政协主席。一届主席是县委书记续恩岚,二届(合县时)是县委书记仪耀文,三届是县委书记宁烈,四届是县委书记王忠,足见党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从第五届以后,再没有由县委书记担任政协主席的惯例。改革“两会”召开时间差的探索和尝试■王永平   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也是推动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和源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李瑞环同志任全国政协主席时,不仅强调政协工作的“两化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而且强调“协商要在时间上留有余地”,“要在决策前进行协商”。当时各级政协都在研究和探索这个问题。西安市政协走前一步创出了先例,政协会先于人代会3—5天召开。为此,姚有亮主席就委派我和王建荣等同志赴西安考察学习,并写出了一个详细的考察报告,后经政协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以建议案的形式,报送中共河津市委。年3月,经中共河津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形成了河津政协全会先于人代会3天召开的决定。同年4月25日上午,市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而当天下午,市政协一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法院、检察院等报告,已提前在政协全会进行了通报,并经委员们的协商讨论、议政发言,由大会秘书处汇总归纳,以书面形式送市政府和有关几个部门。   河津市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同样先于人代会召开,几个重要报告提早在政协全会上和委员们见面协商,充分体现了“决策前的协商”。这确实是一次重大改革,在全省市(县)级政协尚属首次,为此《人民政协报》《山西政协之友》,以《体现决策前的民主,达到协商后的有效》为题,报道了河津市政协的经验。《海潮出版社》在《改革纵横谈》一书中收录了这篇文章。喜看三部志书的“无缝对接”■王永平   修志载言,以垂久远,这是河津市(县)政协的一个好习惯、好作为、好传统。   河津市一届政协主席姚有亮同志主持创编了由海潮出版社出版的《河津政协志》,翔实地记载了从年的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到年的河津政协将近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发展进步轨迹;河津市二届政协主席梁志义同志,承先启后,主持编写了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河津二届政协》,全面地记载了从年到年河津政协的光辉历程和发展进步史;河津市3—5届政协主席王锡义同志,继往开来,主持编撰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河津政协工作述录》,深刻地记载了从年到年河津政协的光辉历程和发展进步史。   这三部志书的相继面世,可以说是河津政协奋斗史、发展史、光辉史的《百科全书》,弥足珍贵。县政协工作“停摆”的前前后后

■王永平

  政协河津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年10月在县城举行,出席委员和列席人员54人。会议听取了宁烈主席所作的三届常务委员会会务工作报告和贾炳离县长作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县委书记王忠为政协主席,陈明潮、马元兴为副主席,郭玉明为政协秘书。会议期间,对政协三届副主席李振堂在查田定产和统购统销中言论进行了批判。中共河津县委决定,撤销其副主席职务,降职为文史馆员。(注:年10月,落实政策时,经中共河津县委研究决定,撤销了原处理决定,恢复了名誉)。

  年,我在河津县委组织部工作时,曾在《山西日报》《山西电台》《当年四清报》发过一些文章,于是调我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一是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当时县委中心通讯组的同志都去临汾、侯马搞四清去了);二是任命我为县委书记王忠的秘书。当时一涉及政协工作,王忠主席就让我告诉郭玉明,通知有关人员参会。在我的记忆中,四届政协只开过一两次常委会议,记得较深的是研究过一次收集整理河津文史资料的事宜,有副主席陈明潮(统战部长),副主席马元兴(法院院长)以及四届常委郭玉明、刘精三、姚文蔚、乔象琦等参加。

  自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六通知》后,河津和全国一样,就进入了动乱年代。特别是年1月,“造反组织”夺了县委、县人委的权利以后,又砸了县政协的牌子,把政协诬为“牛鬼蛇神”的“黑窝子”。政协主席(县委书记)王忠被游街批斗,县政协副主席陈明潮、马元兴被罢官,常委刘精三、姚文蔚、张荣耀被勒令回农村改造,县政协秘书郭玉明的门上也贴上了“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白对联。到此,河津县政协工作被迫停止,“停摆”达15年之久。

  直到年研究恢复政协工作时,四届政协主席、副主席、常委们,调走的调走,去世的去世,转行的转行,回家的回家,物是人非,人去楼空。换届工作的最大难题是无法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办事,《章程》明确规定:“政协委员的产生,必须由上届政协常委会协商决定”。为此争论了相当一段时间,统一不了认识,只好“重搭台子另唱戏”。

作者简介

作者王永平系河津市政协一届、二届副主席。

·end·

稿件来源:河津市委机关报《河津风采》

监制|薛俊杰编辑|任芙蓉视觉|谭少梅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