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因都有什么 http://m.39.net/pf/a_4359066.html 李亮工(一一),名镜蓉,以字行,河津县老城南街人。 年公费留学日本;年加入同盟会;年得识章太炎,与黄侃同为章门入室弟子,专事小学(语言文字学)研究,时有“北李南黄”之称;年,从日本回国,参加孙中山、黄兴等人领导的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胜利后,于民国元年()元月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南洋教育司司长;年2月任山西大学校长,任职三个月后,因不满阎锡山当局愤而辞职回乡;年,袁世凯死后,在北京讲学一年;年,应山西大学多次敦促回校任文学院教授、院长,先后二十年。 年,章太炎最后一次到北平讲学,称“北方治小学者,亮工应推第一。”其意可与自己并列,从此遂有“南章北李”之说。 年七七事变后,为躲避日本人纠缠利用,举家逃至万泉县阎景镇避难。 年,晋南沦陷后,流亡西安。先后讲学于华山华麓学社和陕西省师范专科学校。 年11月病逝于西安。 曾有人赠李亮工一联: 傲官,傲钱,傲虚荣,尤傲权贵,风浪海上显孤棹; 讲经,讲典,讲哲理,大讲说文,国粹坛中仅一人。 龙门才子正少年 李亮工的父亲李文炜,精通中医,在河津县城南关开了一间草药铺兼治小病。李亮工有一弟二妹,一家六口,仅有滩地十余亩,靠父亲半医半耕,母亲勤劳纺织,度过幼年。 李亮工年幼时,聪敏绝伦,七岁读书过目不忘。启蒙阶段在米家湾外祖父米炳光私塾中接受教育。 米炳光老先生熟读经史,兼涉百家,为当地一代著名学者。在外祖父的影响和引导下,幼年的李亮工奠定下扎实的国学基础。 从10岁开始,他离开外祖父家,返回河津县城家中生活。被父亲送到文清书院继续读书。由于他学业成绩突出,又经常代人抄写书夲,挣些银两,减轻家庭负担,逐渐薄有文名。他与后来的著名学者乔鹤仙、高子仁同为一代名师张献瑞、周自道的得意门生。 14岁那年,即年,父亲李文炜去世,家里十分困苦。少年李亮工一面坚持夜晚在家秉烛夜读,一面利用街面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闲暇时间,仍在摊位上看书习文。这一切情形被夲县神前村(即今天的龙门村)的一位先生多次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这位先生姓柴,在禹门口经营船只店铺,家境殷实,夲人很有文化,有识人之明。他有意识地同李亮工先后几次交谈,知道了少年李亮工家里虽然很穷,但谈吐不凡,有远大志向,且相貌堂堂,气度非凡,日后必成大器。 于是,柴先生亲自登门,找到李家向李亮工母亲提亲,明确表态只要李家愿意,他不要任何聘礼把爱女嫁给李亮工。而且嫁妆照陪。就这样定下了李亮工的婚姻大事,柴先生成了李亮工的岳父老泰山。 年,李亮工和柴芝英结为百年之好。二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患难与共。先后生育5男3女。柴芝英一生相夫教子,处事得体,富贵不奢,穷困不移,直到年去世,终年77岁。 写到此处,我感慨颇多,这简直就是三国时期,黄承彦为女儿阿丑黄月英找女婿,喜得乘龙快婿诸葛亮的现实版本。 我的外祖父是李亮工的外甥,从小常听母亲讲大老舅李亮工的往事,所以知之甚多。 求学太原留学日夲 年,河津以张守忠、范居江为代表的义和团志士,在“扶清灭洋”口号的激励下,杀死了英国传教士夫妇等八名洋人,这便是当时震惊清廷轰动全国的河津“教案”。 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下旨剿灭义和团,杀害张守忠、范居江等人。又将河津人士赴绛州考擢秀才的科场停办,以示惩戒。 当年,李亮工拿上其母米老夫人亲手做的三双布鞋,背上干粮,同米家湾的舅父米子美,结伴数人,步行到太原参加考试。 放榜之日,大家名字都在榜上,唯独不见李亮工的名字。正在茫然议论纷纷,有人惊呼特等榜上仅一人,是河津李亮工。李亮工以优异成绩被录入太原令德堂学习。 太原令德堂是山西大学堂中斋的前身。年清廷组建山西大学堂,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大学之一。其余的两所分别是:北平的京师大学堂,即后来的北京大学;天津的北洋大学堂,即后来的天津大学。 李亮工在太原学习期间,家里度日维艰,吃饭无食,缺衣少穿,难以维持。妻子柴芝英便从娘亲拉回一马车的粮油米面柴炭,帮助家里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年,李亮工由清廷公费选送日夲帝国大学北海道农学院攻读农艺学。当他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时,深感要改变中国社会腐朽落后的现状,必须走教育救国之路,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根夲。于是,他在攻读农艺学的同时,继续兼攻国学。 年,得识余杭章太炎,先后与黄侃拜章太炎为师,同为入室弟子。李亮工还自学了德文和英文。 留学同学中,除了同去比李亮工还小一岁的舅舅米子美外,还有姚义价、景梅九、鲁迅、钱玄同、阎锡山等。 同盟救国辛亥元勋 年,李亮工在日夲参加了由蔡元培任会长的光复会,负责会务工作。 年,在孙中山的倡导下,光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在日本联合组织成立了同盟会。李亮工成为第一批同盟会成员。他先后结识了孙中山、黄兴、蔡元培、汪精卫、阎锡山、秋瑾等人,其中与黄兴、蔡元培等人来往较为密切。 年,李亮工从日夲毕业回国,主要跟随黄兴等人参加革命活动。 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月3日,蔡元培受命担任临时政府教育部第一任总长,李亮工被任命担任南洋教育司司长。 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李亮工遂由同盟会会员转为国民党党员。 改建山大辞职回乡 年2月,遵照中华民国教育部令,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任命李亮工为山西大学校第一任校长。 后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由袁世凯接任总统,开始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李亮工对于阎锡山当局的做法很不满意,于是他愤然辞职,此后将毕生精力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讲学工作。 李亮工辞职回乡后,回到河津故里,他一边虔心待奉母亲,耕作几亩薄田;一边潜心读书,研究国学。 其间,他还关心地方风气,倡导平民教育,推广识字活动,反对妇女缠足。 同时,他还关心地方农事。根据河津地处汾河最下游的特点,督促建立起汾河水利委员会并在其中担任技术方面的咨询顾问。 求职京华任教山大 民国5年()袁世凯死后,封建帝制垮台,李亮工决计走出河津,离开晋南。应北平图书馆馆长刘翼若邀请,赴北平讲学。 他之所以选择北上京华,一方面因为京城的学术气氛比较厚重,另一方面想亲眼看到袁氏帝制覆灭后,政治形势出现的令人欣喜的变化。 李亮工在北平待了一年,亲眼看到时政仍为北洋军阀所把持,不甘同流合污。此时,山大旧友纷纷邀请,山西大学校长王猷辰恳切敦促道:“同样教书,为什么不回来教教三晋子弟?”并提出将自己在新满城一号的宅子借给李亮工一家居住。 就这样,李亮工从北平返回太原,在山西大学开始了他一生长达二十年的教学生涯。 年初,李亮工重返山大文科任教,先后任国文学系主任、教授等职,专事教学,他博闻强记,治学严谨,每每讲授国学,都能做到由浅入深,旁征博引,既能严细如丝,又不失幽默风趣。 李亮工通晓拉丁文、德文、英文、日文,在教授语言学时左右逢源,互相参考印证,生动活泼,兴味盎然。 李亮工在山大任教20年,为国家为社会为山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材。好多学生后来都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或领军人物。 在山大任教讲学期间,是他嗜书藏书达到至高境界的时期,被人誉为山西著名书藏家。 结交志士爱国青年 李亮工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华大地处于黑暗,中国人民饱受屈辱,革命活动风起云涌,志士仁人奔走呼号的时代。 在山大任教期间,他仍然和留日的同学景梅九、刘允丞等辛亥革命志士保持着联系。在这期间,他还和爱国名将傅作义、董其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傅作义小李亮工十四岁。辛亥革命太原起义时,傅作义曾经作为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赴娘子关抵御清兵。后来作为晋绥军名将口碑很好。深受李亮工器重。而傅作义仰慕先生大名及学识渊博,经常拜会李亮工,请教学问及其他问题。 董其武比李亮工小十八岁,曾拜李亮工为师。李亮工说:“我是文人,你是行伍,不是同道中人,怎么可以为师?”为了拜师,董其武长跪不起。 李亮工见董其武语出诚恳,决心坚定,只好答应收其为徒。后来董其武在绥远省做了主席,只要到太原来,就要到李亮工家中登门拜访,以师礼相见。 李亮工夫妇对董其武非常亲切。李亮工的次子和四子长期追随董其武将军,直到绥远起义以后,才回乡务农,但双方还保持着密切往来。 “文化大革命”后,为找回被红卫兵抄去的李亮工遗著手稿,经再三考虑,大家决定求助于董其武将军。李家派李汉、李夏、李信三兄弟去北京光明胡同十号,拜访了董其武。 董其武指着他们说道:“你就是那汉娃,你就是那夏娃,这个没见过,也不记得了。”李信回答他是年在西安生的,董其武笑道:“我说么,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说完大笑。 当董其武得知李亮工的遗著手稿被查抄十余年未能找回时,十分吃惊和意外,他亲笔给陕西省政协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李亮工先生是我们国家国学界的老前辈,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著作是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为保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请你们一定要设法全力查找并归还先生家人。 不畏强权支持革命 李亮工一生不畏强权,傲视权贵。当年在太原欢迎孙中山的宴会上,他拒绝与阎锡山同席。 年,阎锡山下野去大连时,对山西知名人士,均有馈送。只有李亮工对送来的三千银元拒绝不收。 阎锡山离开后,商震吞占省行数百万银元,国库空虚,钞票贬值,人民先活苦不堪言。 李亮工挺身而出,成立“山西善后协进会”,为民请命,亲草宣言,声讨祸国殃民者罪行,提出:1.改山西兵工厂为生产机关;2.没收阎锡山财产;3.驱逐商震出晋。最后终于赶走商震。 后来阎锡山准备从大连返回山西时,李亮工曾写信拒绝他,以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做比喻,斥责阎锡山:“今天你祸晋殃民,有何面目见山西父老?” 年五四运动和年五卅运动期间,李亮工主动维护广大师生们的革命热情,积极支持并参与了他们的爱国活动 年,邓国栋在太原被捕后,李亮工竭力营救。邓国栋在狱中患病,李亮工亲自邀请名医刘毅斋到狱中治病。后来邓国栋病死狱中,李亮工深感惋惜。 李亮工当年常以监狱营救爱国青年。他先写信给高等法院院长邵修文,要求把自己的学生放掉,如果对方拒绝不放,他就表态,你不放我就闹!邵修文没法,报告给阎锡山,问怎么办?阎锡山也气得无可奈何,只好和稀泥,“你先放人,不要让他闹起来,他不闹了,人,可以再抓么!” 年6月,西安解放后,西北军政委员会派一名干部带领两名随从,坐车寻找到李家住处,邀请李亮工出山为新政权工作,可惜斯人已逝一年半载了。 返乡避难流落西安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不久,日军逼近太原。李亮工随校迁到运城。晋南沦陷后,避居万泉县阎景村。闻日军对自己有所要挟,便去了陕西西安。 初期住在刘允臣和李少白家中,还在三原姚以价家中住过。随后搬到冯钦斋的书院门4号居住。邻居5号居住的是当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 大家为了照顾李亮工,程潜便聘他为中将参事,有了这个虚衔,每个月就可以按时领到十袋面粉的实物薪俸。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暂时有了着落。 年,程潜调任,由胡宗南接任。李亮工原来的中将参事职务改为挂名的少将参议。 年,李亮工一家居住在华山脚下,为华麓学社讲学。后又应陕西师范专科学校邀请,在该校主讲中国文字学。 李亮工在陕西期间,目睹国土沦亡,忿恨后方政治黑暗,忧国忧民,心境抑郁。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以致一病不起,医治无效。去世后葬于长安南社曲陵园护国兴教寺(唐玄奘大师译经处)东侧。 李亮工去世时,其母尚在,已八十有六,而自己正六十六岁,身为人子,不能终养慈母,深以为憾。 年11月22曰凌晨(农历十月初十),辛亥革命元勋,一代国学大师李亮工与世长辞。 李亮工去世后在西安盐店街当时的山西会馆举行追悼会。挽幛和花圈布满了整个会馆。 胡宗南、阎锡山、傅作义、董其武;邵力子、程潜、冯钦哉、景梅九等各界名流及生前好友还有山西老乡在西安开的银号、绸缎、布匹、山货、皮毛等商店字号的老板,都送了花圈挽幛。 李亮工一生治学,一代宗师,终生持教,桃李芳菲。 门生贾止净挽亮工夫子联: 盛名高河汾,素薄宦情,无视阿堵,读书惠后生,桃李春风文中子; 术学继叔董,心传章绛,力障狂澜,革命倡新运,光华物表薜敬轩。 其文情真意切,将先生与家乡龙门的两位古圣贤文中子王通和文清公薛瑄相比肩,褒扬了先生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为人师表,桃李遍天下,遗爱满人间! 房产信息 小院出售 现有河津市翠峰巷一座小院出售,两层半共计平米左右,精装修,水电、大暖齐全……地理位置优越,欢迎有缘人入住! 联系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旨在给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内容的真实性由文内联系人负责,供求双方应在合理合法范畴内进行交易,本平台不承担任何纠纷和法律责任!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观看直播 运城网信备案号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