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六,烟台威海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已经蒸好了大枣饽饽,等着过年了。那么,制作传统的大枣饽饽,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这组图片就带你详细地看一看。第一张图片,先看看做饽饽要用的配料,剪成片的枣,还有“布面”。

发面的过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接从“擞面”说起。枣饽饽因为个头大,擞的时候也是个体力活。图中这户人家这一锅准备蒸九个饽饽,一共用了七八斤面粉,平均一个饽饽要用八九两面。

把面擞好,做成饽饽的形状之后,就开始进入“技术环节”,做枣眼,老辈都是用铜钱,现在一般用硬币,在饽饽的表面“盖上印”。

下一道工序就是挑枣眼,很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环节,通常是双手食指或者小拇指配合,将枣眼挑起来。

再下一道工序就是插枣片,一般的胶东大饽饽上总共有13个枣眼。

枣片放好之后,完整的大饽饽就成形了,这时一般就用玉米叶垫着,放在热炕头上,方言叫“形一形”。

放一段时间之后,大饽饽就可以下锅了,从这个图片来看,一锅蒸九个饽饽刚刚好,如果多的话,就要在上面加笼屉了。

锅底烧火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大饽饽就可以出锅了,熟了的大饽饽个头比原来大了很多,那种小的脸盆,一脸盆也就能放两三个。

老辈的时候,大饽饽一般等到过年之后才舍得上桌吃,现在条件改善了,很多农家人在年前也会尝一尝。实际上,刚出锅的大饽饽,不用就菜也能吃,就菜的话,猪皮冻就挺好。

掰开刚出锅的大饽饽,用方言来说,那叫一个“宣透”(xuantou),吃起来很香甜。

生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