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时利民来到河津中学,就我市高中教育工作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帮扶。14日进行了高三年级学情分析,河津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高三教师参加会议;15日进行了学校管理座谈,三所高中领导班子、教导主任及部分管理者参加,副市长杨赟、市教科局局长黄常科出席了学情分析会或座谈会。 学情分析会 会上,河津中学高三各学科组长就学科学情、教情及教学困惑进行了交流发言,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时利民作题为《追求卓越教书育人管教管会低进优出》的学情分析。 时利民是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太原师范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理念新颖、管理经验丰富。当天,时利民与大家分享了衡水中学、北京十一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科组长发言和学生成绩分析,为大家讲授了如何培养特优生、高三复习教学理念、复习教学六环节、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等内容,对当前各校高三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他提出的优秀学科团队、名师出优生、向管理要成绩、精细化课堂教学、限时训练、重视易错题、适度竞争机制等观点也都非常有借鉴意义。 副市长杨赟对时利民的学情分析予以高度评价。她指出,山大附中对我市高中进行帮扶是河津教育改革的新起点,更是河津教育突破瓶颈的新举措,希望参会的各校领导班子和高三教师,认真进行学情分析,学习名校经验,真思考,真改革,真创新,真正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管理座谈会 会上河津中学管理人员对学校教学工作和科室工作职责做了交流汇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时利民进行了点评和答疑解惑。并针对学校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教科局局长黄常科对山西大学附属中学的管理经验予以高度赞扬。要求各高中学校要迅速找准差距,直面问题,团结协作,加大工作力度,高扬“三坚精神、鼓足“五种干劲”,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市高中教育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对我市高中教育的帮扶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经过双方协议,我市将选派36名高中教师,于近日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为期三周的跟岗学习,这将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我市教育质量提升,建设教育强市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教研室供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