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民(——),曾用名张培铭,山西省吉县水洞沟人。 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8岁上小学,13岁高小读书。 年春,先后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吉县牺牲救国同盟会。 年10月,张铁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张铁民历任中共吉县县委书记、中共乡吉特委委员、汾南中心县委书记、汾南工委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张铁民先后担任晋绥十地委副书记和乡宁县委书记。 年春到年7月,张铁民担任河津县委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西康区(省)党委委员、秘书长、组织部长、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干部处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经委副主任及党委书记、铜川市革委会副主任、铜川市市长、铜川市市委书记、西安市市长、西安市市委书记。 年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 张铁民为人正直、廉洁奉公,敢于抵制歪风斜气,曾获得《人民日报》刊文为“铁市长”的光荣称号。 为官河津支援王震 年春,张铁民担任河津县委书记。他指导河津的各级党组织稳妥发展,领导全县人民开展肃匪反霸、土改复查以及支援解放大西北的革命运动和斗争。 年,王震、贺龙率领部队东渡黄河,当晚露天宿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深入群众家里,担水干活,开展宣传工作。 以张铁民为首的河津县委一班人,受到贺龙司令员、王震司令员和杨得志兵团司令员的接见。双方共商解放军进军大西北的支前工作。 河津县委决定建立支前接待站,负责安排西进部队的食宿、过河之事。县里派专人负责协助工作。 二纵队、三纵队由河津禹门口乘木船强渡黄河西进。船工们帮助划船摆渡,在渡河的过程中,有几名船工中弹牺牲,或者被敌人的飞机炸死。 张铁民为县委书记的一班人的辛勤工作,受到了上级党委和部队首长的肯定与表扬。 年以后,张铁民被调到大西北任职。先后担任过西康区党委委员、西康省委组织部长、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干部处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经委、计委副主任、西北区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为官铜川德政名扬 年5月,年近半百的张铁民走马上任铜川市革委会副主任。 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张铁民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冒着被再次“打倒”、“罢官”的危险,坚持搞生产建设。 一到铜川,张铁民便深入基层,广泛了解民意,研究市情,他决定要改变铜川的落后面貌。 张铁民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了修筑河堤、搞好防洪造田和城市规划的建议,得到了市级领导们的一致赞同。 张铁民亲自负责这项大工程。,成立了治河指挥部,从治河的规划到具体工程,他亲自过问,并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经常在治河工地上抬石头、拌灰浆、边劳动,边指导,现场解决问题。 张铁民发出了全市总动员的命令,在他的带领下,全市级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生产大队、驻铜川部队等,男女老少和广大干部职工,全都自觉地投入到治河劳动之中。 当时,中央、省上驻铜川的单位却唱反调,不肯参加劳动。张铁民派人去问原因,人家说是中央单位不接受地方调遣。 张铁民听了二话没说,就拉了闸,断了这些单位的水和电,“叫他们问中央和省里要水和电去。” 张铁民是很执著的人,看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以致于官司直打到北京,对方也没赢,反而让上面狠狠地骂了一通。 后来,这些中央、省上驻铜川单位的工作人员,只好低着头灰溜溜地加入了治理河堤的修筑工程队伍。 经过了连续治理,一条长达38.75公里的石砌河堤纵卧市区,河堤两岸的道路随之形成,道边栽种了多棵梧桐树,安装上了路灯,修建了凉亭,为市民们开辟了新的游憩场所。 增造良田多亩,确保多亩农田不再遭受洪水侵害。 张铁民还亲自察看选点,在依山傍水的七里铺南山,开辟修建了铜川市第一座公园——人民公园。 在人民公园的中心湖心亭边,有一棵当年张铁民亲手种植的一棵松树,铜川人民亲切地称它为“铁民松”。 张铁民号召机关全体人员清除院内长期堆积的垃圾,铲除杂草,粉刷室内外墙壁,使机关面貌焕然一新。 在张铁民的带领下,全市人民一齐行动,经过多天清运,堆积如山的垃圾奇迹般地消失,家家户户的室内外墙壁、街道两边的围墙、商店橱窗整洁美观,人们无不交口称赞。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铁民又开始进行交通治安秩序的整顿和城市交通整顿。 张铁民针对铜川交通“南门难进,北门难出,中间难过”的落后状况,开始逐步整顿。 从年春季开始,张铁民就着手拓宽一马路的工程,路面由原来的9米加宽到12米,拆迁了一批居民户,修建了铜川市火车站广场。 冬季,张铁民又开始进行川口道路改线,进而拓宽由黄堡通往市区的公路,新修沿铁路到水泥厂的公路3公里,避免了开山放炮中断交通的难题。解决了“南门难进”的问题。 接着又将二马路加长7公里,修建青年路立交桥,解决了“北门难出”的问题。 继而又拓宽市内一、二马路,迁走经常阻塞交通的市木材公司货场,解决了“中间难过”的问题。 为了城市交通安全,张铁民还扩建机动车辆停车场和停车点,沿街建立了30多处自行车存放点,在公共汽车站增设了护栏、雨棚,使铜川市的交通秩序明显改观。 张铁民在铜川任职期间,在农村工作中狠抓农田基夲建设,动员成千上万群众大干苦干,他还提出了山坡、沟岔全部绿化的方案。 在张铁民的指挥下,从年到年,在山坡上植树多亩,初步绿化了小河沟、老虎沟、新兴沟、大同沟等10多条山沟,绿化了铜川市的绿水青山。 张铁民在兼任铜川矿务局党委书记期间,经常深入各矿,狠抓薄弱环节,使煤炭生产不断超额完成,不但保证了省内用煤,还支援了上海、浙江等地的急需,开创了铜川煤炭南运的历史。 年冬,张铁民调离铜川时,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感到惋惜和留恋。 作家和谷说:张铁民留给我们一个思考题,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与一个建设中的城市,该是怎样的关系? 一个大写的人在他所处的时代中,该担当怎样的责任?一个官员,一个改革者,被他历经的时代和人民群众,折射出了怎样的内在特质?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