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河津市龙门村曾是大禹治水凿龙门的地方,也是神话传说鲤鱼跃龙门的发生地。壮丽七十年,龙门村多轮驱动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庄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小康村,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人人都是上班族,年底家家有分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龙门村,仿佛走进一座景色别致的花园,楼台亭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各种景色交相辉映。七十三岁的侯青叶老人刚从村委会领回这个月的养老补助,满脸的幸福笑容。

龙门村村民侯青叶

一共领了块钱,从60岁到现在我领了13年了,我非常幸福。我就没有想到我们老年人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走在村里的街心公园,四周是32栋居民住宅楼,楼下商店门口是聊天说笑的人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龙门人,侯青叶完全想不到,昔日这个北靠荒山南靠滩,西临黄河没有川,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穷的叮当响的穷村村现在能人人有股份,家家有分红,村民住房有补贴,中小学生上学全免费,60岁以上的老人有养老补贴。

龙门村村民侯青叶

你看,什么都有,居住的这个楼房里面“八通”,每礼拜(送热水)洗澡,没想到龙门村能农村城市化,老年人享尽一切城市生活。

借着改革开放春风,曾经是方圆百里有名贫困村的龙门村探索出一条以集体经济为骨干,股份制经济、联户合作经济和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多轮驱动”的发展道路,经济活跃起来了,村民也有活干了,吕小管老人就是村里发展起来的首批“万元户”。

龙门村村民吕小管

我当时就买了一辆车,在铝厂石场往铝厂拉石子跑运输,当时我们村里只有三辆车,我就有一辆。跑了一年挣了一万多块钱,就成了万元户。在那个时候,一万多块钱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多年发展,龙门村逐步形成了洗煤、炼焦、发电、炭黑、建材、运输、旅游等为经济链条的循环经济产业,拉动村里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吕小管家从原来的土窑洞、土坯房一步步的换成现在的环保楼,村里面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看病除按医疗标准报销外,剩余部分由村集体报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都安排上班。真正是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人人都是上班族,年底家家有分红。吕小管老人有闲有钱,晚年生活真的是享“清福”。

龙门村村民吕小管

我现在无愁无忧,一天是有钱花,没事干,每年出去旅游两三回。全国各地我基本上都跑遍了,出国也走了6个国家。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富强,更强大。

这几年,龙门村再次谋求转型,以“禹凿龙门、鱼跃龙门”为主题的黄河历史文化为抓手,努力实现由传统产业向旅游业迈进,秉承大禹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龙门村继续前进,龙门人的幸福日子一定更有盼头。

编辑:李本初黄晋红

责编:李英

值班主任:晋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