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禁忌 民俗禁忌是一种原始而又古老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源自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畏惧,对某些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记取等。千百年来,这些禁忌以风俗、习惯仪式等形式被传承沿袭,直接影响并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心理和观念,构成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神灵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觉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神灵都会记录在案,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神灵的不满,招来神灵的惩罚。为了避免引起神的不满,就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制定了许多禁忌。有的是唯心的、符合礼仪的,有的很有科学性。这些禁忌约定俗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际带来极大的实用性、趣味性。除了春节的禁忌外,如下的禁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借别人家水桶,送还时不得担着空桶进院,须卸一只桶用手提着。 借别人药锅,用完不能主动送还,要等人家取回。或遵人家叮嘱,置红纸于锅内送还。 借别人家的芦席或竹席,不可夹于腋下出门,只能肩扛。意忌“扔死婴”动作,引起主家反感。 见人婴儿,不可夸亲(漂亮)言胖,亲者言丑,胖者不言,仅以“啧啧”之声相夸。 经商人家煮饺子,忌说“破了”“烂了”,而要说“挣了”。 服孝穿孝衣者,忌进别人家。 忌骑马、坐车、戴眼镜问路。 出门在外办事,忌说“没路了”。 忌戴手套与人握手。 客人刚出门不远,忌泼水。 忌平辈、晚辈之人唤父辈、长辈的名字。 人病不言病,叫不爽快,不美气,或叫“难过”。 人死不言死,言殁了;埋人称“发落”。 邻居刚死了人,即在门口撒白灰或炉灰,防阴魂串门,以示防邪气进入。 医生、药铺掌柜送客忌说“再来”。 脚户入旅店,饭后不垒碗,垒碗遇雨天。 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中刑、冲、克、害,属相不合者不能成婚。 忌小孩扛秤,言扛秤长不高,因“秤锤虽小压千斤”。 封钉棺材下葬时,忌喊叫在场人的名字。 农村建房动土或因其他祭祀后,院内从不可答应外人叫唤。 离婚的女子不能在娘家过年夜。 横死者(非正常死亡,如跳井、上吊等)棺材不许进院。 沿山村庄赶牲口取炭之家,白天置鞭杆(取炭打牲畜的大棍)于门口,忌别人进屋。因晚上取炭,白日睡觉,示别人勿扰。 木匠忌抡五尺,怕碰墨斗。小炉匠忌别人拉风箱。厨师忌别人摸他的刀、叉。 忌巷道直对房前房后,对房前曰“明箭”,对房后曰“暗箭”。均以“泰山石敢当”石条镶于墙上避冲。 忌房上乌鸦叫,谓不吉利,俗语有“骚老鸦”。 家里丢了东西,于门外扎草人,以铁钉钉眼,用开水泼身,以示诅咒。 岁数以九为忌(九的倍数),凡遇忌年,男女均系红裤带避之。七十、八十岁以上者不忌。 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三六九为出行的好日子,俗语“三六九,往外扭”。 古时孕妇死亡,入殓后,以长铁杆从棺钉入,穿过其腹部,意为防腹内子母鬼魂闹事。 烧香讲究(禁忌) 祭鬼烧两炷香。死者之事多为阴间事故,用阴数。敬神烧三炷、五炷香,三九奇数,阳也,天为阳,在居于天,所以敬神用阳数。 作者简介 李怀俊河津市史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僧楼镇转花灯传承人、河津市第四届拔尖人才、央视《味道》栏目特邀嘉宾。著有《大唐发祥重镇--僧楼》《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津转花灯》《河津风土民俗》等书。对历史、民俗等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关于·军山文化传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