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河津历史名人

爱国名教——乔鹤仙

①乔鹤仙(-),名埙(xūn),字笙渔,晚年别号吁园老人,河津老城南街人。18岁考中秀才,民国初年在山西大学等高等院校任教,名重一时,享誉三晋。

②民国16年()国民党阎锡山政权逮捕早期共产党人平遥李愚庵,押在陆军监狱(专押政治犯的死牢)。乔鹤仙通过师生关系,多方周旋,改李愚庵死刑为徒刑,转押自省院。

③李愚庵在自省院患伤寒,乔鹤仙挺身而出,要保李愚庵出狱就医,监狱长推托不允,乔鹤仙气愤地说:“跑了李愚庵,还能跑了我乔某人?愚庵跑了,我替他坐牢!”乔鹤仙据理力争,终于将李愚庵保出,并为其代付医药费。

④民国17年(),连伯村重修高禖(méi)庙,请乔鹤仙撰(zhuàn)写碑文。乔鹤仙经过详细考证,撰写了《重修高禖庙碑记》,首次矫正了明清以来将后土与高禖混为一谈的谬(miù)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⑤卢沟桥事变后,乔鹤仙携(xié)家眷南归,寄居汾南上阳村。民国28年(),他在上阳村成立了“养晦学舍”,招收失学的初、高中学生,讲授经、史,并宣传爱国思想。

⑥民国29年()秋,学舍被日军捣毁,乔鹤仙被胁迫去太原,伪省长苏体仁得知他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拟委以重任,但乔鹤仙坚决不愿意,并义正辞严地说“这儿的事我不能干!如若相强,我只有以死相抗!”。

⑦从太原归来后,乔鹤仙隐姓埋名,辗转于偏远乡村。时任河津县长尹焕章与地方武装头目雷文清矛盾尖锐,欲在河津境内决一雌雄。乔鹤仙从抗日大局出发,不顾个人安危,出面调停,晓以大义,遂使二人矛盾缓和,一度合力对日作战。

⑧民国32年()11月20日拂晓,日军包围上阳村,抓捕群众二百多人于一场院,准备实行大屠杀。

⑨乔鹤仙听说群众遇难,毅然自入虎口,前往营救。刚入场院,一日军即向他腿上捅了一刺刀,血流如注,他忍痛挺胸,毫无惧色。因他不懂日语,即用手抹脖示意将他杀了。

⑩日军头目被他的凛(lǐn)然正气所慑(shè)服,遂喝住士兵,问他有何话说。乔鹤仙即与其笔谈,大意为“被抓的都是安善良民,我在太原上学时曾有一日籍老师,他讲过日本是文明国度,文明的军队,岂可滥杀无辜!”遂使上阳村民免却一场灾难。

?乔鹤仙生活俭朴,酷爱图书,在太原时即存藏书一百多箱和六大柜,并在工作之余广征博采,实地勘(kān)察,收集了大量资料准备续修河津县志。

?可惜在日寇入侵前夕,他误认为日本也是尊孔的,不至于加祸于书,只带少量的珍品以及自己的著作《河津金石考索》《河津文存》等南归,在太原的大批书籍皆被日军掠去。

?新中国成立后,鹤仙公已年逾古稀,被聘(pìn)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参议,感激之余,他将劫后余书,悉数捐赠给河津图书馆,河津人民尊称他是“爱国名教”。年乔鹤仙寿终正寝,享年74岁。

总编:李世杰副总编:张丽华

责任编辑:张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