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7288900.html

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旧址,位于河津市赵家庄乡新兴村。

年10月28日,中共河津县委委员会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河津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年3月5日,日军侵入河津县城。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坚持敌后抗日,开展游击战争,中共河津地下县委全部撤离县城,在北山脚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4月份,奉上级指示,河津地下县委转入地下活动,县委先住北里村,后住在张家庙村(今新兴村)。

河津地下县委为何搬往张家庙,这和张家庙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一)该村地处偏僻,远离县城,是日、阎、蒋、匪、顽等反动势力统治的薄弱地带;(二)该村贫苦农民居多,村民勤劳、朴实,普遍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和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三)该村有我党的中坚分子及许多革命的同情者和支持者。这些都是地下县委开展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是地下县委开展工作的有利条件。

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搬到张家庙村后,按规定每月召开一次日常例会,除此之外,中共乡吉地委、河津地下县委还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

第一次是年2月2日地下县委召开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传达了上级党委“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要求党员坚定抗日必胜的信心;同时安排了部分党员打入敌人内部,搜集情报;部分党员以职业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

第二次会议是年6月份乡吉地委召开的推广河津二大队灰色武装经验会议。40年会议之后,河津地下县委落实会议精神,派了一些中坚分子打入敌人内部,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受到上级党委的重视和表彰,乡吉特委由此特意召开了这次经验交流会。

第三次会议是年秋天,乡吉地委在张家庙、北里两村召开的重要整风会议。当时的地委书记张涛、组织部长马平定、宣传部长廉怀德、地委委员张铁民都参加了会议。这次整风会议一方面坚定了大家抗战到底的信心,另一方面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依然不忘整顿党风,表明我党在严酷斗争形势下,始终把整风作为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一项重要的内容。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将党的活动转入地下,河津县委安排高峰、毛收子、姚银德、赵茂竹、苏向明、阮庸等人在农村开设了豆腐坊、小朋友书店、纸烟厂、杂货铺、粮店、饭馆等职业性工作,以掩护身份,积蓄发展革命力量,搜索传递情报,继续开展党的各项工作。

当时,由于河津距离延安较近,地理位置优越,地下县委还担负起中共乡吉地委和周边各县的联络任务。中央下达的重要指示、重大部署等,不少都是通过这里传达到周边县市,在晋南抗日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高峰故居

高峰,年10月18日出生在河津县城关镇城关村,他8岁入学,17岁高小毕业,为贴补家用,他辗转到新绛、太原当学徒工。在太原西北制造厂学徒期间,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全省各界抗日救亡运动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使高峰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更加体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年轻的高峰有文化、有胆识、敢作敢为,思想进步很快,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怀着保家卫国的赤诚从省城返回到家乡河津,加入了河津学生救亡会,年4月又加入了河津牺盟县分会,并担任了协助员职务。同年5月通过中共河津地下县委书记马平定的介绍,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党内青年委员职务。年日军侵占河津县城和部分乡村,他奉命和马平定等同志,一起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党组织。这期间,组织上分别委任他为中共河津北坡区委书记、县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职务。

  年5月,高峰担任河津地下县委书记。这时,山西正是“晋西事变”后的多事之秋,河津的形势更是异常复杂:既有日伪军的盘踞,又有国民党溃军的流窜,阎锡山反共反人民的军政机构数不胜数,连土匪也多如牛毛。面对这一情况,他坚决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率领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将全县余名党员进行了纯洁整理,只留下不足百人的精锐力量。为了完成情报工作,他和县委一班人,一方面将一部分可靠的同志,打入日军警察局、警备队、阎锡山军政机关以及雷文清部内,准确的情报;另一方面又让一部分同志以职业为掩护,建立了连伯、太阳、黄村、南午芹、南方平等联络点。在北里和张家庙建立了地委情报站。

  年9月,高峰以地委政治交通员身份得知原隰县县委书记侯中炎叛变并出卖河津党组织的消息后,当机立断,将计就计,拟造了一份假党员名单,通过阎锡山县府内我们的同志转送给阎锡山特务头子梁化之,结果逮捕的大都是阎锡山县大队内的骨干分子。经过严刑拷打,关于我地下党的情况敌人一无所获,特务头子梁化之一气之下,立刻下令撤了县长尹焕章的职务。严审期间,尹焕章吞金而亡。梁化之破坏河津党组织的阴谋化为泡影。

  年春,河津县城解放。高峰担任了县委副书记,兼县政府副县长,同时还兼任公安局局长等职务。在肃清匪特和土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立场坚定,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年逾花甲却不服老。即使在他生命垂危的日子里,仍然带领地委工作组,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为革命工作发挥余热。不幸的是,年7月高峰同志因肝癌恶化,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安葬在河津九龙山这块家乡的热土上。

同学们,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有关高峰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一定要学习他这种不怕牺牲、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要勤奋好学、发奋图强,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为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冯保娃故居

冯保娃,河津西庄人,年出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一个胆大心细,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共产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他遵照县委指示,多次打入敌人内部,为我党搜集情报及枪支弹药。

一九四一年,搞了一台油印机。

一九四一年五月,根据河津地下县委指示,年仅二十一岁的冯保娃打入日本警备队,很快提拔为班长。县委为了扩大宣传范围,揭露日伪罪行,指示他搞一台油印机。一天傍晚,他坡着大衣,带上纸张,装作印材料,到警察局文印室,见室内无人,便把油印机藏在大衣里带出。第二天早上,他装扮成担马粪的苦力,把油印机放在粪筐底层,担着一担马粪出了西城门,将油印机交到地下党的联络处。从此,河津的抗日宣传工作搞得十分活跃。

一九四二年把日军引入伏击圈。

一九四二年七月初,冯保娃得知日军要袭击雷文清部队的消息后,便设法与雷部取得联系,让雷部在孝原村北梁上设下埋伏(雷部本是土匪,在抗战中也对日寇作战)。他的任务是给日军带路。他借天黑路难认将日军带入伏击圈,这时雷部伏兵的几十个火力点同时向沟底扫射,日寇顿时乱作一团。通化据点前来增援的日军也被击退。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击毙日军三、四十人,便衣队也打死了多一半。

一九四三年,摸掉了黄村日军碉堡。

孝原伏击战后,冯保娃奉命撤出日本警备队,又打入二战区敌工团(后改为政卫团)。他白天给二战区工作,晚上开展游击活动。一九四三年七月初,他在地下党城东区委书记宁增发(敌工团黄村区区长)指示下,带人摸掉了黄村日军碉堡。共缴获了十一支步枪、一支冲锋枪、五百发子弹,并活捉了十一名伪军。被俘伪军经教育后全部编入敌工团特工队,冯保娃同志被提升为特工队长。

一九四四年,郭村大庙埋伏袭日军

一九四四年夏天,趁黄村碉堡日本警备队调防之际,冯保娃带领三十多名特工队员,埋伏在郭村大庙周围,指使村干部把日本警备队诱进庙里吃西瓜。他们先干掉两个哨兵,然后封闭庙门,紧接着冯保娃手持冲锋枪,冲进庙门,大喊一声:“不准动”,吓得警备队乖乖举起了双手。这次战斗,共缴获警备队步枪十二支和全部子弹,除击毙三人外,其余十一名日伪军全部被俘。

冯保娃同志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别定制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姚银德故居

姚银德是河津抗战期间最年轻的共产党员。他是张家庙本村人。

日军占领河津县城后,河津地下县委迁住到张家庙村。姚银德爱憎分明的性格,引起高峰的注意,于是,高峰“请”姚银德到豆腐坊、杂货铺做帮手,教他读书学文化,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年1月,年仅15周岁的姚银德被破格接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当时张家庙党小组既是地下县委领导接头的地方,又担负着乡吉特委联络总站的任务。他实际上就是地下县委的政治交通员。

年11月26日,姚银德在和日军的一次遭遇战中,不幸被俘。在敌人碉堡中,惨无人道的日寇把姚银德倒吊起来,让狼狗咬,让新兵在他身上练刺刀。无论日军怎样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姚银德都毫无畏惧,坚定不屈,最终被日军残忍地杀害,并将其尸体扔进水井。

姚银德同志在为党工作期间,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将每月收入全部交给地下县委,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共产党必然取得胜利充满的坚定信念。姚银德塑像一米九高,象征他牺牲时年仅19岁。

豆腐坊简介

豆腐坊,它是年冬天,中共乡吉地委(相当于现在的运城市委)在河津的联络站,具体联系乡宁、吉县、汾城、新绛、稷山、万泉、荣河等靠近河津地界的外县党组织。高峰、薛忠信、毛收子、姚银德、李兜娃、候同乐等均先后担任过地委联络站的政治交通员。

豆腐坊这个地方是姚银德家,名义上姚银德和毛收子是主仆关系,实则是上下级关系,毛收子实际上是情报站站长。豆腐坊的作用一方面作为职业掩护、传递情报,另一方面,靠卖豆腐收入为党筹集活动经费。

毛收子,河津东庄人,兄弟四人,从小家庭贫困,12岁起就到张家庙给地主放羊。

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日军在东庄制造杀人惨案后,毛收子和毛丁子怀着为家乡父老乡亲报仇的心情,找到张家庙河津地下县委负责人马平定、高峰,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经过县委的教育培养,毛收子、毛丁子先后加入共产党。毛收子对党非常忠诚,他放弃了每年挣五大石麦子的收入(一石斤,5石斤),而无任何报酬地为党工作。

年初,毛收子回家给弟弟操办婚事,因叛徒告密,被阎顽县政府武装逮捕入狱。敌人为了从毛收子身上打开缺口,一网打尽河津县地下党组织,对他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灌辣椒水、压老虎杠、手指上插竹签,但毛收子就是一字不吐,半句不露。直到年河津临近解放,敌人仓皇逃窜时拉他出城枪毙,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救下。

解放后,毛收子曾在黄村区委会任组织委员。他经常拄着拐杖拖着被敌人打残的双腿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搞土改,创办互助组。年因病去世,年仅36岁,河津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小朋友书店

年12月,阎锡山发动了“晋西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禁止牺盟会一切活动。中共河津地下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指示精神,采取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待机而动”的方针,将党的活动转入地下,以公开的社会职业为掩护,继续开展党的各项工作。为了便于各个区委与地下县委、地下县委与乡吉地委之间的联络、接头,高峰在张家庙办起了小朋友书店;毛收子、姚银德在张家庙办起了豆腐坊;与此同时,西城区委赵茂竹在连伯开起了杂货铺;阮庸、杨善喜先后在太阳、城内开设了粮店、饭馆;东城区委宁增发、曹海德在黄村开起了杂货铺;汾南区委苏向明、王生管、杨富泰等人在六毋村、集贤村办起“恒星”、“达达”纸烟厂。“达达”二字的含义:第一个“达”是达到抗日战争胜利,第二个“达”是达到共产主义。体现了共产党员对革命胜利的向往,对革命前途充满的信心。

总编:李世杰副总编:张丽华

责任编辑:许宣晖宋冰张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