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河津掌上生活免费订阅! 关于结婚,不同地方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下咱河津农村不一样的结婚风俗。(个别地方风俗不一,仅供借鉴参考) 腊月的寒风中,身体簌簌发抖,新娘怀揣着对爱的向往,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天寒地冻中见证此刻的美好。凌晨5点,新郎陪同新娘来城化妆,拉开了结婚当天的帷幕。 一张鲜红的执事单,映射了农村人结婚的热闹景象。一家过事,全队或全村帮忙,成为了农村人亘古未变的习俗。农村人结婚的前几天,父母首先要找一两个(队/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负责此次结婚的全部事宜,这个人就叫做统事的。 然后结婚前一两天傍晚,宴请所有村/队人来家里,吃点小菜,喝点小酒,拉拉家常,打打麻将。统事会按照到场人的情况,对当天结婚事宜与主家商议,制定这个被誉为“光荣榜”的执事单,在结婚前一天张贴,让来人知道自己当天该干什么,各司其职,保证圆满完成结婚当天的任务。 一大早,邻里的妇女就来家里忙着张罗早饭,男的一般等到早饭前后过来,统事的根据时间节点,安排人们吃饭、干活。虽然,看起来有些乱,但实际上,组织的十分有序。 没有酒店的奢华,少了名厨的烹制,缺了服务的周到,多了分工的明细,但这恰恰给人展示了农村人的淳朴与热情,折射了农村婚礼的热闹和隆重。 村民结婚前一天,会在早饭前后来主家,帮忙搭棚、摆好桌椅、搭好炉灶、清扫内外,把结婚当天的一切事宜准备妥当。第二天各司其职,下饭、报席、端盘、斟酒拾馍等,工作有序展开。 按照农村风俗,结婚前一天下午,长辈应带男孩给祖先烧纸,告知祖先家中喜事,叫其还魂归来喝酒。家中在主前应放置喜花馍、十全席、碗筷等,以保吉祥如意、幸福久长。(现在这一习俗在城里,几乎看不见,告知祖先这一民俗已被人慢慢遗忘,更多的人则是不知。) 洞房紧锁,只为迎接新娘的到来,图一个新气,图一个新意。寓意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开始一个新的人生。 一路红绳的阻挡,一包幸福的喜糖,人们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了一对新人的喜结连理。 迎接媳妇,各地风俗不一,但接媳妇车临走前后,都要用干草点燃围车一圈,驱赶走那些蛇魔鬼怪,迎接新娘的到来。那拥挤的车门前,人们前顾后盼,只为一睹佳人芳容。 不大的门口,挤满了亲朋邻里,变着花样的戏耍,只为图一个热闹与喜庆。 宴请完客朋,则是等待新娘及娘家人的到来,在喜庆的炮竹声中,用数次的迎接与问候,显示了主家对娘家人的尊重,体现了家人对媳妇的浓浓爱意。邻里对新郎父母花哨的打扮,更让农村的结婚别具风格。 每个人都有一场属于自己难忘的婚礼盛典,不论是奢华的仪式,还是简朴的拜堂,都终将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等客人走后,邻里帮忙拆棚,收拾桌子板头,归置东西,主家则是谢大家(给大家发烟糖)、谢媒人,在家里吃吃喝喝。至于闹洞房,毕竟小编之前发了不少相关的(在历史消息找哈),各位可自行发散思维...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