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村 方平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史由八家巷(北岸巷)、兴平堡(方平堡)、郭家巷、银匠巷、蔡家巷、铁炉巷、袁家巷等组成。地形地貌平平坦坦,方方正正,田园地平如镜,埂直似线,土肥水美,田方地平,取四方内,得以平安之意。有"方平楼底赛长安"之誉称。 方平村最早的村民为原姓,居住于村北端"八甲巷",俗称北岸巷。 相传商朝第十六代皇帝在位时,原伯视查晋地黄河灾情时,目睹数以万计的难民,尸横遍野,故在城坡下设济源,放粮济民,施粥救急,百姓拥戴有佳。后因朝歌内部纠纷,原伯离开朝歌,四处飘泊,当船行至"禹门口"时,当地官吏迎接款待,小住今北方平村北岸巷(八甲巷)。原伯后入朝任监军,将其后代留在"八家巷"繁衍生息,立耕读为本,建功立业。其后代共分四门,一门从军,为国出力,守疆固土,建立功勋。二门从政,为民谋生。三门从工营商,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四门从农,精耘细耘,五谷丰登。 原氏一族居住分东、西两区域,以村中小涧为分界线、渠涧北遄两岸堤坝之上,以北斗星方位建立皇阁一座,坐北朝南,下为输水桥洞,依皇阁设有东西两便门。西为"纳爽",东为"迎旭",日出日落正好在其阁楼顶部中央形似"八"字两道金光。根据天干十个字,取其第一个字,正是甲子,因此原氏生活住所就定名为"八甲巷"。这就是北方平村今日的北岸巷,昔日为何叫"八甲巷"的缘由。 据传到了随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们驻扎僧楼方平一带,物资受到隋朝的封锁,将士及民众生活无盐可吃,秦王李世民特别着急,就出发告示,谁要是能搞到盐,解决将士及民众的食盐困难,就封他为并肩王。"八甲巷"先祖原会身材魁梧,武艺高强,足智多谋,门下有一帮武士英勇善战。他。自告奋勇,带领门下数十人潜伏于今运城原王庄一带等待时机,用自制兵器挟杆、挠钩、竹竿火铳、内装辣椒面,在当地制造恶劣环境,使守护盐池的隋军丧失战斗力,钩马擒将,大破守军的铁甲连环马,终于将食盐成功运回。后李世民封原会管辖运城盐务,并在那里建王府“原王庄”。 下期预告 北王村的来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