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突降暴雨,西安咸阳全部“沦陷”, 犹记得当时武汉南京暴雨,哪个挨千刀的说的西安咸阳风水宝地,没有暴雨,小编我真想抽他两嘴巴子。 看看昨晚的咸阳都成什么样子了! 东风路立交桥、民院十字立交桥、七厂十字立交桥、乐育路立交桥、都被水淹了。
据说:咸阳市人民路永隨街丁字路口汉庭酒店路边漏电,电倒两人,一死一伤。 据了解,死者系咸阳公交四公司员工今天早上起来,大家都在转发这条信息。
寻找目击证人!公交59路司机冯利东,昨晚被漏电装置击倒,再没有醒来 他的女儿恳求大家转发,帮忙寻找目击者,内容如下: 我爸爸冯利东38岁,在公交四公司上班,下班未归。医院太平间找到,据民警叔叔说,我爸爸在下班时,途径永缓街涉水回家时被电击身亡。现寻找目击证人、请好心人帮忙转发、女儿:冯欣怡。 小编我想说的是,明明人都已经死了,昨晚,国网咸阳供电却在微博发出辟谣,说不可能因为暴雨致人伤亡。 咸阳陈阳寨转盘的景象 咸阳乐育路景象 ▼ 昨晚的电影院十字 ▼ 昨晚的人民路这么壮观 ▼ 昨晚的新兴路 ▼ 兴平槐里路 ▼ 许多车主也没能躲过暴雨侵袭 暴雨之后,全城“看海”,许多网友们也开始调侃, 《沁园春-咸阳》 十里大街 百里水漂。 望咸阳城中 烟雨蒙蒙 沣渭河中 洪水滔滔 通讯中断 电力瘫痪 预与交通比糟糕 一路上 看美女撩裙 分外妖娆 人民路水深快齐腰 爱车尽在水中漂 引无数大款尽折腰 惜奔驰宝马 半路抛锚 奥迪路虎 也是水中洗澡 一代天骄 大客公交 也在水中任意漂 论自在 看小区大爷 门口垂钓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有车有房,生活就会靠谱一些。直到今天,现实狠狠打了我一巴掌,告诉我我还缺条船……今晚的咸阳……
风雨同舟! 白天渭河滩里打渔, 傍晚铁路桥口接活! 但是,调侃归调侃,灾难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小编发现,这次的天气预报终于准了一次了!
但问题是,为嘛都下上了,才发的预警呢? 如果说,雾霾使得“空气面前人人平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水漫西咸”,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 对比一下百/千年前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华人世界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 ①这一次,我们再谈谈一百年前的青岛 ▼ 青岛排水系统剖面图,这可是一百多年前 当年德国在青岛,运用了当时最先进工业技术修造城市排水系统。对于这个排水系统,当年造访青岛的亨利亲王就曾自豪断言:亚洲第一! 这套排水系统有多强大?首先是领先全球的理念: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排泄与生活污水排泄分开处理。专门修筑十二条分流雨水的暗渠,总长米,更有总长29.97公里的排雨水管道和41.07公里的排污管道。 ②谈完青岛,我们再看看六百年前的北京 ▼ 北京故宫,六百多年来从未有过水患 年7月20日,“北京看海”,故宫三大殿出现难得一见的螭龙出水景观,拥有近六百年历史的紫禁城,为何能够在大暴雨中不见积水? 紫禁城的排水有明暗两套系统:明排,是通过各种排水口、吐水嘴排到周边河中;暗排,是通过地下排水道将水排到河里——这条河就是内外金水河。内金水河流经大半个故宫,在故宫东南角汇入护城河;护城河又与北京城水系相连,消化吸纳故宫的雨水。 ③最后,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的西安 ▼ 咱西安,两千多年汉长安城的下水管道 水,是一座城市的命脉。汉长安城自隋代起被弃,因“其水咸卤”,意思就是地上、地下水都被数百年的生活污水污染,所以另起大兴城。 但是,汉长安城形成“城壕-明渠-路沟-湖泊-河流”等完善的排水系统,城壕和明渠组成的排水渠总长达35公里。街道两侧的路沟与城内的大型排水渠相连,经过城墙时都构筑了涵道。一般以砖石砌筑,宽可达两米。隋唐长安城则更为完善,如大明宫为防止渠道淤塞,就已分段安装了多道铁质闸门。 咸阳,何时可以告别下一次“看海” 能否学学我们的老祖宗 这一次的暴雨,让所有咸阳人都感同身受:全城交通拥堵、大量汽车被浸泡、漏电、停电,飞机几乎全线停飞……如果说,雾霾让大家“人人平等”;那么,这次暴雨更是。
西安小寨,成为这次重灾区 问题一:是经济和资金的问题吗?咸阳现阶段的GDP很显然远远高于一百多年前,德国人主导修建水管道的青岛? 问题二:是排水系统的技术问题吗?早在一千多年间的汉唐时期,西安就已拥有完善“城壕-明渠-路沟-湖泊-河流”城市排水系统。我们现在都能掘地几十米修建地铁,难道就修不好一条下水道吗?
暴雨中的西安地铁,小寨站因此封闭 当然,这并非咸阳一城之困。年,国家防办曾专门撰写报告:中国70%以上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不足一年一遇,90%以上老城区排涝能力甚至比规范规定下限还要低。 报告认为,很多城市都着眼于发展经济尽快取得效益,普遍存在“重开发、轻安全,重地上、轻地下”现象,一些大城市大灾之后才大治,亡羊补牢式组织建设,缺乏长期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这个结论,说出了问题的核心本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是一个时代的现实。
水成就了文明,也成就了历史 最后,我们再说说河北邢台。当然,在很多人眼中,河北是很缺水的地方。 古代文明,大多数缘水而起;城亦以水为邻、依水而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又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古人与水患斗争上千年,也有为躲水患而迁都。公元前年,商代第十三位君王祖乙为避黄河水患,将国都由耿(今山西省河津市)迁都于邢(今河北邢台)。今天,在“缺水”的河北邢台,占据河道的规划、施工和堵塞……这一切,已非“天灾”那么简单。 来源:网络,部分来源西安城记 编辑:瑞果网卫鑫 回复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吃货卡丨水上乐园门票丨宏兴码头丨水上乐园丨咸阳学区划分丨咸阳公交丨漂流圣地丨学区房丨出大事了丨智慧城市丨农村户口丨咸阳十大高校丨火车时刻表丨机票打折丨咸阳湖没水丨车友会丨摘桑椹丨咸阳发展丨咸阳城市划分咸阳瑞果网咸阳城市优质生活倡导者瑞果网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开放平台。快,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