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2月28日,医院医院新闻发布会,向河津市人民介绍河津医疗、卫生、医院托管基本情况及托管后运行情况。 主持人:河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雯 河津市副市长:李满刚 省院医务处处长冯建宏 河津市卫计局长:苏春云 医院院长:刘俊 河津市医院情况和托管情况 记者问答 问:医院管理模式改革是医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托管以来,在全市上下、各个阶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请问李市长、托管包括哪些方面,医院为什么要实行托管,托管将对各方带来哪些好处? 答:托管也就是委托管理,医院产权所有不变,还是咱们河津所有,医院派出管理团队对医院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医院的公立性质、职能、隶属关系、政府投入力度等方面保持不变。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最大的民生。 山西省电视台提问问:医院作为全省规模较大的三甲医疗机构,人才济济,势力雄厚。据了解,医院医疗集团组建以来,目前已在全医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请问张院长,针对医院目前的实际情况,咱们计划采取哪些措施尽快提升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另外一个问题,也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转诊的绿色通道是否建立,对转医院可提供哪些优先服务? 答: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医院管理帮扶,医院管理。医院将发挥医疗、护理、院感、绩效、财务运营等管理方面的优势,带动业务技能,医院整体素质。二是通过医疗技术帮扶,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实行“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的导师制方式,通过传、帮、带、教,帮助医院建设一批特色和重点科室,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医院管理人才,努力将医院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精神风貌和新的医疗技术移植到医院。目前已派遣11批专家医院管理层、临床、医技等业务科室,通过门诊、查房、手术和讲座等形式进行帮扶、指导,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三是通过人才培养帮扶,提高人员技能。医院的医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到医院进修、轮训。年已确定11名医护人员将赴医院进行长期进修和短期培训,普外科、CT室、核磁共振室等学科省院常驻专家,指导帮扶学科建设,不断培养人才和提高人员技能。目前已有3名医生、2名护士到省院进行介入医疗的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省院还将派遣1名介入科专家长期驻到医院,确保介入科投入运行。 绿色通道建立方面: 今年1月4日,医院与我们医院签订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协议”,正式建立了预约转诊绿色通道。为发挥医院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在全省率先试行了医联体双向转诊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平台依托医联体和对口支援等定向合作关系,畅通预约转诊通道,确保基层患者得到连续的诊疗服务。同时,我们医院医院每周定向保留部分专家号源,供转诊预约使用,并且对转诊来的患者预留了病床,提供各项检查检验的绿色通道,以保证转诊患者的良好就医体验。今后将实现“医疗质量统一、护理质量统一、药品耗材价格统一”的“三个统一”,通过大数据手段建立集团化治疗模式,医院做的检查、检验、病理,通过大数据传到省院,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让河津市群众足不医院的医疗服务。 黄河晨报提问河津市卫计局局长苏春云问:请问苏局长、医院托管后,其综合服务能力必将得到一个大的提升,那么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市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要发挥托管的最大效应,来带动辐射全市整个医疗机构水平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一是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学习培训。目前我们已制订了学习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不少于6次的学习培训班,尤其是医院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我们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实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选派医疗骨干对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努力实现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的新格局。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省、县、乡、村四级联通的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实时诊断。四是整合医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下一步我们要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进行集中医学检验、集中消毒器械,医院到帮扶整个县域医疗机构,让基层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运城新闻网记者提问刘俊院长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健康河津”建设的深入推进,医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据了解,医院托管几个月来,各项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那么,请问刘院长,下一步医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有什么新思路和新措施? 答:医院托管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的鼎力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医院的各项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是医疗业务增加明显。托管以来,依托省院雄厚的技术优势,迅速提高了整体业务技术水平,门诊、住院患者人次持续增加,特别是搬迁新院运行两个月以来,日平均门诊人次达到人次,过去仅人次;日平均住院人次达到人次,过去仅人次;日平均手术7.5台次,过去仅5.6台次。二是医疗技术迅速提高。托管以来,我院共开展新技术11项,诊疗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如普外科开展的标准胆囊癌根治术、神经外科开展的显微镜下脊髓栓系松解术,骨科开展的椎间盘突出标准根治术、足母外翻矫正术,这些不但是我院历史上的第一次,也填补了全市空白。 (来源:河津宣传网) 赞赏 |